本系新聞
巫奇勳老師準備了過去研究用的十多種臺灣的蝌蚪標本讓同學實際觀察與描繪蝌蚪的口部形態,體驗兩棲類動物研究的基本操作
2025-08-20
|
日常飲食中常接觸到 GMO 標示的食品和有機食材,課程介紹台灣目前對這些食品的規範和檢測,並說明 GMO 食材-基因轉殖植物的來源、基因轉殖技術原理及體驗操作PCR核酸增殖實驗
2025-07-16
|
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舉行為期六天的密集課程。透過專題講授、標本學習、戶外觀察與場館導覽,引導學生深入認識臺灣周邊海域的生物多樣性與海洋保育議題。
2025-06-15
|
《跨域自然:舌尖上的生物觀察與實作》與《普通生物學實驗》聯合前往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進行校外教學,課程內容涵蓋海洋生物認識、食用生物來源與海洋文化導覽。
2025-06-06
|
本系課程《跨域自然:動物行為大解密》與《普通生物學實驗》前往草山猛禽中心進行校外教學,引導學生認識都市生態系中的猛禽行為與生存挑戰,並思考人類活動對野生動物所造成的影響。
2025-05-23
|
課程內容聚焦於兩棲爬行動物的棲地調查與環境因子量測。學生實際操作分光光度計,精確量測水質參數以評估水域環境健康。
2025-05-17
|
廖博士以自身參與的清冠一號開發歷程介紹中醫藥在現代醫學的角色
2025-04-21
|
當日活動有11位系友與4位家屬返校,出席貴賓還包括了當年的授課老師黃生教授、張憲昌博士、蔡振聰博士和吳純寬老師。
2025-04-14
|
本年度獲獎者為生科四 鮑健愷,研究發表的題目為:In vitro anticancer bioactivity of microalgae and cyanobacterium aqueous extract against human adenocarcimona lung cancer cells
2025-03-24
|
本次論壇以人工智慧與全球氣候適應為核心主軸,透過結合地質、海洋、生科、地理、大氣等多方領域之專家提供政策面與研究成果的最新進展,將最新議題及知識與本校師生分享
2025-03-24
|
本年度獲獎同學有:地質一 謝育俊、地質二 陳品妤、地質三 吳柏諺、地質三 莊竣閔、生科三 林忠佑、生科三 張可霓、生科四 陳廷卉
2025-03-22
|
本系共計15位學生獲得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113 年度海科館潮境智能海
洋館培訓課程」認證,並獲得海洋研究發展中心獎學金
2025-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