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四 黃柏婷
生態學實驗是系上的一門非必修實驗課,課程內容不但有戶外調查,也有實驗室中的分析操作,期末也會請同學分析調查資料並簡單的上台報告,對於想進一步了解生態學的同學絕對是一堂不可多得的實用課程。
依照慣例,生態學實驗課程都會有一次兩天一夜的戶外教學,今年也不例外,授課的巫奇勳老師為大家安排了一趟位於新北石門區阿里磅生態農場的行程。 出發當天天氣還不錯,同學們準時地搭上了前往阿里磅的中巴。車窗上一幕幕的映著陽明山的壯麗草原、北海岸的湛藍、北21鄉道的驚險崎嶇,宛如一趟充滿自然風情版的雲霄飛車。最終安全到達了目的地──茄苳腳福德宮,是的,由於阿里磅所在位置巴士無法進入,所以只能選擇最鄰近又空曠的福德宮作為下車點,這裡不但腹地廣大、設有廁所,還可以請求土地公伯伯保佑此趟行程順利,即使要走一段路才能到阿里磅生態農場,但也無非是個不錯的選擇。
約5分鐘路程即可以走到阿里磅生態農場的後門,踏入園區環繞在鬱閉樹林的小徑上,一反門外的空曠鄉村風情,彷彿進入了不一樣的世界。再走幾百公尺就會看到園區內的咖啡座區,有寬敞的桌椅、堅固的遮雨設施、電扇及照明,讓人會想好好坐在這裡喝杯好茶,欣賞森林的風光,不過畢竟是戶外教學,當然不能那麼悠閒,老師早已在這裡安排好講師授課──特有生物研究中心業務助理林湧倫講師,將教導大家地理資訊系統應用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同學們各組圍坐,拿出筆電,在蟲鳴鳥叫下,開始認真地上課。林湧倫講師不僅詳盡的說明了各式生物的開放資料要如何下載、利用的規範等等,也實際教同學們操作將這些資料用於地理資訊系統軟體QGIS。經過精實的1.5小時,大家能量都耗盡了,這時老師的助理也送來熱騰騰的便當,讓大家好好補充能量,迎接下午的課程。
特有生物研究中心林湧倫老師教導大家如何使用地理資訊系統應用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
下午的課程為土壤落葉物樣區設置採集與柏氏漏斗的應用,畢竟森林底層的這些小小生物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存在。老師選了兩種不同的棲地讓同學們自己去放置90×90的樣框,取樣土壤樣本,同學們忍耐著蚊蟲,認真的合作測量的模樣真是令人敬佩呢。辛苦取完樣本後就比較輕鬆了,只要設置好柏氏漏斗,在等這些土壤生物們掉落酒精就可以了。至於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只能等回到學校實驗室後再解祕囉。
組裝柏氏漏斗
選定好樣區後準備收集地面的土壤動物
開始收集藏身在落葉中的小動物
晚餐是老師精心挑選的三芝美食,包括營養三明治、豆乳鹽酥雞、煎餃及一人一杯冰涼的飲料,雖然營養不如便當,但心靈上的治癒一定是更勝前者的,看同學們踴躍的問別組有沒有吃不完的跟最後空蕩蕩的餐盒就知道了呢。
晚餐是豐盛的三芝美食
說到這次戶外教學的重頭戲當然就是夜間生態觀察啦,晚上有許多白天見不到的生物出沒,甚至也可以看到日行性生物休息的一面,可以說是非常好觀察生態的時機。晚上園區內最容易見到的生物非青蛙莫屬,加上也是老師的專業,不論是學生瞄到的身影,還是不知從何發出的叫聲,都能獲得老師詳盡解答,一趟旅程幾乎所有園區內常見的青蛙都被介紹了一輪。除了蛙類,其他動物也十分精采,像是夜間觀察的最佳教材──捲成圈圈睡在葉子上的可愛青蛇,當然不免難逃被抓起來給學生「學習」的命運,另外還有熟睡的黃口攀蜥、不知道是死是活卡在樹洞中的五色鳥,甚至,晚上還數次的相遇了稀有的哺乳動物,學生們興奮又小聲地發出驚呼,手機相機熱烈的對焦著,想必這個夜晚一定會成為此生中少數的難忘回憶吧。充實的結束了一天的行程,大家回到大農舍,輪流洗澡休息,在此起彼落的蛙聲蟲鳴中,進入了夢鄉。
養足體力準備等下的夜間觀察
許多同學是第一次觸摸青蛇
發現土堆上的盤古蟾蜍
盤古蟾蜍
第二天一早,簡單吃過早餐後,發下一人一台望遠鏡,9:00準備出發去觀察鳥類。由於老師擔心大家昨天累了一天,無法早起賞鳥,所以才把時間訂比較晚。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地搜尋著鳥,由於對很多學生來說算是初體驗,觀察到有些同學怎麼樣都是看不到,而看到的同學則會很努力地想解釋出鳥的位置,有趣的畫面不禁令人會心一笑。雖然時間不太對,但整趟下來還是看到及聽到了不少鳥類,五色鳥、小彎嘴、藍鵲、樹雀、紅嘴黑鵯、白頭翁…,也算是讓同學們認識了常見的鳥類以及望遠鏡的技巧。只是專注的時間總是特別快,大家似乎還意猶未盡地找著鳥的同時,與巴士司機約定的時間也悄悄到來,於是匆匆回農舍收拾行李,背上行囊,跟這兩天走過無數次的小徑道別,再次穿越大門走上廣闊的道路,回到最初的那個土地公廟,踏上了歸途。
在園區內搜尋鳥類蹤跡
本次課程結束前依例要來個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