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2017年國際聯合課程-田野生物學 紀實

本系與琉球大學理學部生物系共同開授的全英文暑期國際聯合課程起始於2016年,第一年的聯合課程是由琉球大學伊澤雅子及傳田哲郎教授主辦,於2016年8月28日至9月2日在琉球大學校區上課,由本系廖啟政與陳怡惠副教授帶領生科系學生參與移地課程。

第二年聯合課程在2017年輪由本系主辦,由本系廖啟政與陳怡惠副教授負責授課及主辦所有課程事宜。這個課程的設計為台灣與日本學生混合編組,針對當年的特定實驗主題先進行背景知識教學,接著以小組的型式在野外進行實地觀察與資料收集,最後則進行資料分析、科學繪圖及口頭報告,全程以英語進行。

課程流程

今年國際聯合課程在8月19日至25日舉辦,地點選在本校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華林實驗林場進行,準備報告及成果發表地點則為本校陽明山校本部。本系老師、課程助教與學生們特別於課程前一天(8月18日)先行前往野外課程場地進行清掃工作。

a 1
2 a
課程開始前一日,生科系師生前往野外課程場地,進行教室及住宿處的清掃。(拍攝者:鄭元誠)

8月19日,廖啟政與陳怡惠副教授帶領學生前往桃園機場接機。與琉球大學生物系師生在機場相見歡後,隨即由各組的台灣學生自行帶領日本學生,在台北市區進行簡單的午餐及組員交流活動,之後再於特定時間於華林集合。此安排可增加各組的兩校學生認識,促進接下來幾天組員間的合作默契。老師與課程助教們則先行前往華林,討論課程內容及流程細節,並實地勘查實驗地點的現況。19日傍晚,全員集合於華林實驗林場會議室後,老師、助教及學生都個別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並進行歡迎晚會。台日雙方師生們享用披薩及烤鴨等食物,賓主盡歡,愉悅地度過課程的第一個夜晚時光。

a a
2017年8月19日,本校生科系師生前往桃園機場接機。(拍攝者:傳田哲郎教授) 各組學生自我介紹,並分組午餐及前往新店捷運站集合。(拍攝者:傳田哲郎教授)
a a
台日師生在歡迎晚會上大合照。(拍攝者:鄭元誠) 台日師生在歡迎晚宴上歡樂交流。(拍攝者:鄭元誠)

8月20日一大早,開始正式課程內容,首先由本系廖啟政副教授、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呂長澤助理教授以及本校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謝佳宏助理教授講授課程,課程內容為:北台灣常綠闊葉林生態、花粉生物學及華林林場的昆蟲。室內課程結束後,讓各組學生實際到林場中進行花粉和昆蟲的採集、鑑定及觀察。8月20日的下午時段,則由琉球大學傳田哲郎教授講授傳粉生物學的課程。接著讓各組學生,選定目標植物,討論實驗內容的流程,並實地到林場中架設自動相機,研究不同植物的傳粉昆蟲種類及過程。

a a
本校生科系廖啟政副教授講授北台灣常綠闊葉林生態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呂長澤助理教授講授花粉生物學
a a
本校森保系謝佳宏助理教授講授華林林場的昆蟲 琉球大學傳田哲郎教授講授傳粉生物學
a a
學生分組捕捉昆蟲,在顯微鏡下觀察蟲體是否附著花粉。(拍攝者:鄭元誠)
a a
學生在課堂上分組繪製花朵結構(左),及在野外架設相機的情形(右)。(拍攝者:鄭元誠)

8月20日晚餐後,琉球大學伊澤雅子教授與本系陳怡惠副教授分別講授琉球群島生物多樣性與華林的兩棲爬蟲類課程。課程結束後,由助教分別帶領學生到華林林場進行夜間動物觀察,當晚共發現5種蛙類及4種爬蟲類動物。夜間觀察課程結束後,即結束第二日課程。

a a
琉球大學伊澤雅子教授講授琉球群島生物多樣性(左),本系陳怡惠副教授介紹華林的兩棲爬蟲類(右)。(拍攝者:鄭元誠)
a
分組進行夜間動物觀察活動。(拍攝者:葉南希)

8月21日全天,為學生的野外觀察及收集數據時間。每組學生選定兩種植物進行傳粉動物及傳粉機制的研究,學生自行架設相機、捕捉昆蟲,檢視昆蟲身上是否附著植物的花粉。這種教學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學生透過實際動手進行實驗,能夠真正瞭解實驗的進程,熟悉資料的取得過程,能夠深入思考科學研究的內容,而老師僅僅從旁協助。

a a
學生分組利用相機拍攝不同植物的傳粉者及捕捉可能的傳粉動物。(拍攝者:陳怡惠) 學生與授課教師討論物種鑑定及結構等問題。(拍攝者:鄭元誠)
a a
學生分組傳粉昆蟲捕捉及昆蟲是否附著花粉觀察。(拍攝者:鄭元誠)

8月22日上午,學生在結束野外的實驗數據收集後,全體人員移回中國文化大學陽明山校區。8月22日下午至23日下午,是所有學生在室內完成資料分析,圖表製作,並整理成口頭報告的時段。在22日晚飯的休息時間,伊澤雅子教授分享在華林實驗林場架設自動相機所拍攝到的哺乳動物及鳥類,本系陳怡惠副教授也分享了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廊道中拍攝的動物影像。

a a
學生分組討論實驗資料及報告內容。(拍攝者:鄭元誠) 伊澤雅子教授分享在華林實驗林所拍攝到的哺乳動物及鳥類。(拍攝者:鄭元誠)
a  
陳怡惠副教授分享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廊道中拍攝到的動物影像。(拍攝者:鄭元誠)  

8月23日上午時段學生們仍然努力認真的埋首於報告當中,這天我們午餐提供了速食店的餐食,慰勞燒腦準備報告的學生們。下午三點開始就是各組這幾日的實驗成果展現的緊張時刻。成果發表過程中,各組皆展現出相當高水準的資料整理及呈現方式,令授課老師們驚艷。連續數日的實驗及準備報告的過程當中,由於每個小組的成員皆有琉球大學學生及本校學生,學生全程皆須使用英文溝通,讓學生不僅敢開口說英語,也些許增加了英文聽說讀寫的國際交流能力。

a a
8月23日,分組討論的學生們。(拍攝者:鄭元誠) 當日簡單的午餐。(拍攝者:鄭元誠)
a a
8月23日,學生用英語進行實驗成果報告。(拍攝者:鄭元誠)
a
報告結束,台灣學生帶領日本學生前往士林夜市,開心享用台灣小吃。(拍攝者:嚴鈞賢)

8月24日白天,課程安排全部師生與理學院海洋研究發展中心及本校海洋系友會校友一同參與宜蘭龜山島登島行,親身體驗坐船出海及了解海島特殊景觀,午飯後接著前往蘭陽博物館參訪,了解當地文化,本趟參訪活動所有成員們皆玩得不亦樂乎。傍晚回到學校後,是送別晚宴的時間。晚宴是頒獎及互換禮物的時刻,除了每位修課學生皆可獲得修業完成證書外,口頭報告前三名還另有獎狀及小獎品做為獎勵。兩校師生互贈禮物的時間,琉球大學的教授們特別訂製了琉球當地傳統手工染布工法所染製,以陽明山為意象製作的掛簾,作為禮物贈與本系甫退休的傅木錦主任,表達對傅主任多年來促進兩系合作關係的付出。最後,當然還有美味的餐點讓大家開心的享用及聊天,讓課程的最後一晚有美好的結束。

a a
海洋系友會與與課程成員共同體驗龜山島登島。(拍攝者:鄭元誠)
a a
本校鄧為丞研發長兼國際長頒發口頭報告競賽第一名組員(第1組)獎狀。 (拍攝者:鄭元誠) 特生中心方國運主任頒發口頭報告競賽第二名組員(第2組)獎狀。(拍攝者:鄭元誠)
a  
本系吳賜猛主任頒發口頭報告競賽第三名組員(第5組)獎狀。(拍攝者:鄭元誠)  
a
琉球大學的教授們特別訂製了禮物贈與本系甫退休的傅木錦主任。(拍攝者:鄭元誠)
a a
本系兩位授課老師,贈與禮物給琉球大學的兩位授課老師。(拍攝者:鄭元誠)
a  
本系課程助教代表贈與禮物給琉球大學的助教。(拍攝者:葉南希)  
a a
a a
a  
每組成員中的台灣學生贈與禮物給琉球大學的學生。(拍攝者:鄭元誠)
   
a a
結束頒獎後,師生們開心的聚餐。(拍攝者:鄭元誠)
a
送別餐會的大合影。(拍攝者:林宛儒)

8月25日,本課程的最後一天。上午為學生自由活動時間,台灣學生帶領琉球大學學生於台北市區進行觀光行程,兩校老師則留在學校討論明年的課程進行主題及地點。下午兩點,兩校師生於機場話別,結束了這個短暫卻精彩的暑假課程。

a a
因為送機時間太過倉促,兩校師生來不及在桃園機場合影,因此各自在自己機場拍下大合照贈與對方(拍攝者:林育秀、小林峻)

後記

本校理學院與琉球大學理學院自2013年起每年都有移地教學及教師互訪的交流,2015年更有研究上的實質合作,2016年7月兩校理學院正式簽訂合作備忘錄。國際聯合課程的課程設計,讓兩校學生七天在一起小組操作實驗並合作報告,過程中彼此都有非常多的英文溝通機會,真正達到實質交流的目的。這種獨樹一格的教學方式,增加了兩校之間教學交流的深度,更有助於未來兩校之間密切且長期的合作關係。 各位,明年琉球大學見!

a
本次課程授課教師合影。右起中國文化大學陳怡惠副教授、琉球大學傳田哲郎教授、琉球大學伊澤雅子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廖啟政副教授。(拍攝者:鄭元誠)
a
本次課程教學助教合影。右起琉球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小林峻博士、國立東華大學碩士生謝凱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生鄭元誠、中國文化大學研究助理葉南希。(拍攝者:陳怡惠)

致謝

本系今年國際聯合課程的成功,除了共同授課的老師付出心力之外,要歸功於許多單位與人員的幫助。首先,要感謝本校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王義仲主任慷慨提供華林實驗林場為上課及住宿場地,並提供華林生物解說手冊作為上課教材,林志欽老師與林萬來管理員用心維護林場的環境品質,讓我們的野外課程及實驗能順利進行。感謝本校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謝佳宏助理教授及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呂長澤助理教授參與授課,以及琉球大學小林峻博士擔任教學助教,為學生帶來專業的課程內容。感謝本校大氣學系師生在華林實驗林場的網路協助。此外,十分感謝本校海洋研究發展中心及海洋系系友會贊助並一同參與宜蘭龜山島之行,也感謝東華大學兩棲保育研究室及特有生物研究中心提供蛙類及蛇類的簡介摺頁作為上課補充教材。最後,特別感謝理學院盧光輝院長及本系吳賜猛主任對課程的支持、蕭淑玲及郭世杰助教的鼎力相助、辛苦籌備且認真負責的課程助教:鄭元誠、謝凱傑及葉南希同學、以及本系各老師實驗室的學生給予的一臂之力。僅此致謝。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