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文:陳壁亮、陳怡惠
攝影:陳壁亮、陳怡惠、謝宜樺、黃敬浤、陳世育、蘇昱愷
緣起
2019年8月14日至20日,本校理學院生命科學系與琉球大學理學部生物系進行第四年聯合授課的全英文暑期課程。今年課程由本校生命科學系廖啟政教授與陳怡惠副教授負責授課及主辦所有課程事宜,野外課程與成果發表地點為位在台中市烏石坑的特有生物研究中心低海拔試驗站。這個課程的設計為台灣與日本學生混合編組,針對特定實驗主題先進行背景知識教學,接著以小組的型式在野外進行實地觀察與資料收集,最後則進行資料分析、科學繪圖及口頭報告,全程以英語進行。
課程流程
Day 1,8月14日廖啟政教授與陳怡惠副教授帶領學生們搭乘遊覽車前往桃園機場接機。在與琉球大學生物系的師生歡喜相見後,於現場公布分組名單,各組學生相互自我介紹認識,隨後搭上遊覽車前往三義享用中餐,並前往低海拔試驗站。14日當晚,全員集合於試驗站的會議室,老師、助教及學生都個別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並致贈感謝狀給試驗站的負責人-陳元龍主任,以感謝試驗站所有人員的協助。
|
|
本校師生前往桃園機場接機 |
在機場分組後各組學員相互自我介紹 |
|
|
參與課程的師生自我介紹 |
致贈錦旗感謝低海拔試驗站對課程的協助 |
Day 2,8月15日開始正式課程,由伊澤雅子教授講授琉球群島與台灣之間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性,傳田哲郎教授講授何謂人工林與自然林,廖啟政教授講授中台灣低海拔的副熱帶常綠闊葉林,陳怡惠副教授講授地棲型無脊椎動物的採樣技術。午餐後,由課程TA帶領學生製作設掉落式陷阱的配件,並前往每組分配到的野外棲地設置陷阱。當天晚上,鄭元誠助教先於室內介紹烏石坑森林會出現的青蛙與蛇類種類,接著由老師與助教共同帶領學生前往烏石坑周遭的步道及森林進行動物夜觀活動。
|
|
廖啟政教授講授中台灣低海拔的副熱帶常綠闊葉林特徵 |
傳田哲郎教授講授人工林與自然林的生態特性 |
|
|
伊澤雅子教授講授琉球群島與台灣之間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性 |
陳怡惠副教授講授地棲性無脊椎動物的採樣技術 |
|
|
答對問題的同學獲得小禮物 |
各組正思考如何製作掉落式陷阱 |
|
|
助教示範架設陷阱 |
學生在助教指導下架設掉落式陷阱 |
|
|
先以圓鏟挖出一個小坑 |
然後埋設剖半的寶特瓶及架設帆布圍籬 |
|
|
掉落式陷阱逐漸成形 |
架設好的掉落式陷阱 |
|
|
夜間觀察活動 |
在灌木上休息的青蛇 |
Day 3,8月16日一大早,各組學生們前往野外檢查昨日架設的陷阱有無捕獲動物,但因前晚雨勢過大,陷阱幾乎都淹水而不能使用了,因此老師們將課程主題由利用掉落式陷阱比較不同棲地的地棲型動物多樣性,改成比較不同大小山蘇的無脊椎動物多樣性;於雨勢緩和的空檔,帶領學生前往採集山蘇植株。當天上午的室內課由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的鄭任鈞助理教授為主講,介紹台灣地棲性無脊椎動物類群及種類,並於現場指導各組學生進行無脊椎動物的分類鑑定。下午,由試驗站工作人員帶領大家前往參觀台灣黑熊及其圈養設施,介紹飼育及訓練黑熊的技巧,以及多樣化飼養環境的重要性。參觀結束後,各組學生繼續著收集無脊椎動物、鑑定動物、將資料輸入進資料庫的研究過程。
|
|
清晨剛過6點各組已經在野外檢視捕捉成果 |
無奈經過整夜的大雨,大多數的陷阱積水且捕獲的動物不多 |
|
|
改以棲息於山蘇上的無脊椎動物為研究對象 |
各組選定要研究的山蘇微棲地 |
|
|
緊接著開始丈量山蘇所附生樹木樹徑 |
以及附生的高度 |
|
|
老師與助教採集山蘇 |
各組正整理採集回來的山蘇 |
|
|
仔細翻找藏匿在山蘇葉基的無脊椎動物 |
中興大學鄭任鈞助理教授介紹台灣常見地棲性無脊椎動物 |
|
|
在室內繼續挑出躲在植物碎屑的動物 |
豐富的動物量讓大夥手上忙個不停 |
|
|
每日的用餐時間由各組輪流為大家服務 |
吃飽是為了挑出更多的蟲 |
|
|
下午首先由陳元龍主任介紹試驗站任務及台灣黑熊保育工作 |
參觀台灣黑熊收容中心 |
|
|
繼續無止盡的挑蟲人生 |
用顯微鏡對採集的動物做更進一步的分類 |
|
|
把握天氣放晴的空檔收回野外的陷阱 |
清洗掉落式陷阱的各組件 |
Day 4,8月17日廖啟政教授教導學生多樣性指數及計算方法,之後學生們除了繼續完成鑑定動物種類外,也開始分析收集到的資料,而老師與助教則從旁協助各組學生進行資料分析及結果呈現的方法。學生們一直努力不懈地分析資料,並開始將分析的結果整理製作成圖表,直至夜深…
|
|
一早老師先教授多樣性指數及計算方法 |
接著學生們繼續未完成的分類與資料建檔 |
|
|
學生開始分析收集的資料及製作簡報 |
|
|
|
|
|
|
|
|
過程中老師及助教們隨時解答學生的疑問 |
|
|
晚上離開會議室後學生們仍戰戰兢兢聚集在餐廳繼續未完成的分析及討論 |
Day 5,8月18日各組學生開始整合分析出的實驗結果,熱烈地討論該如何編排科學簡報,並努力思考著上台報告要講的內容。在中餐過後,各組學生回到會議室,將手頭上的簡報檔案做最後確認,並反覆練習口頭報告內容。接著各組依序上台呈現在這短短幾天努力學習及收集到的實驗成果。令授課老師們驚艷的是今年各組學生皆展現相當高水準的資料整理、科學簡報呈現以及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正當老師與學生正集中於成果報告的當下,在另一邊的食堂,助教們正準備著報告後大伙可以一起享受的水餃及珍珠奶茶的材料。
|
|
廖啟政老師說明下午分組報告規則 |
接著以擲骰子決定報告順序 |
|
|
各小組緊鑼密鼓討論下午要報告的內容 |
|
|
下午的分組成果報告在助教主持下開場了 |
緊張的實驗口頭報告 |
|
|
緊張的實驗口頭報告 |
緊張的實驗口頭報告 |
|
|
緊張的實驗口頭報告 |
聽講的同學提問 |
|
|
學生在燒腦時,助教們正在廚房準備台灣名物--皮蛋豆腐與珍珠奶茶 |
|
|
琉球大學同學開心展示珍珠奶茶 |
同學們觀察剛剛出現在試驗站外的白梅花蛇 |
|
|
|
|
|
|
|
|
|
|
報告結束後,老師與助教們依據個人在這幾天的表現,從每一組的成員中選出一名MVP給予獎勵 |
|
|
|
|
最後兩校的老師們互贈禮物,接下來就是輕鬆的時刻了 |
|
|
|
|
師生們開心包水餃,準備今晚的晚餐 |
|
|
|
|
晚餐充滿歡樂,前幾日的緊張已不復見 |
|
|
晚餐過後大家一起整理這幾天上課的會議室 |
|
|
回到宿舍後大家仍不想就寢,繼續聊天玩樂 |
Day 6,8月19日一大早,全體師生開始整理行李,並打掃使用六天的宿舍、餐廳及會議室。9點整,全體師生告別烏石坑,搭乘接駁車下山轉乘遊覽車前往鹿港。在鹿港,各組的臺灣學生變身成導遊,帶領琉球大學的同學認識參訪鹿港的文化歷史及美食。午餐過後,全體前往位於臺中海岸線的高美濕地。蔡鵑如博士首先為全體師生介紹高美濕地的起源及生態,以及他們為保育生物與棲地所做的努力,可惜的是,原本的行程是要帶著學生下去溼地,與自然生態有更接近的接觸,但因為當日漲潮和細雨綿綿,將行程改變為參觀高美濕地旁的生態博物館。參觀完畢後,老師與助教帶著學生們北返回文化大學校區。
|
|
一早出現在窗上的長尾水青蛾被請來擔當頭飾 |
用餐後準備搬離宿舍 |
|
|
打掃住了6天的宿舍 |
打掃餐廳 |
|
|
打掃浴室 |
幾天來課程壓力太大嗎? 零食點心剩下一堆 |
|
|
合力將物品搬上接駁車,準備離開 |
再見,烏石坑試驗站 |
|
|
下山與遊覽車的接駁地點在烏寶宮前廣場 |
在等待人員到齊的空檔參觀烏寶宮 |
|
|
廟方的志工引領同學求籤 |
琉球大學同學入境隨俗也求了一張籤 |
|
|
前往鹿港天后宮參觀 |
琉球大學同學依據台灣民俗方式參拜 |
|
|
閱讀摸乳巷的解說 |
台灣同學介紹傳統零食 |
|
|
品嘗台灣小吃 |
台灣便宜且多樣的水果讓琉球大學同學感到驚艷 |
|
|
蔡鵑如博士向學生介紹高美濕地 |
眺望濕地及遠方的風力發電機 |
課程的最後一個夜晚,我們為琉球大學的師生舉辦了歡送晚會。一開始舉行了頒獎儀式,各組表現最佳的MVP組員及成果報告表現最佳的一組,接受了大家的歡呼及獎狀獎品,緊接著是感恩與歡樂的歡送晚會。晚會結束後,學生們意猶未盡,臺灣學生還帶著琉球大學學生下山去士林夜市遊玩。
|
|
歡送晚宴由盧光輝院長致詞開場 |
分組報告第一名獲獎成員 |
|
|
院長致贈禮物感謝伊澤雅子教授 |
院長致贈禮物感謝傳田哲郎教授 |
|
|
院長致贈禮物感謝小林峻博士 |
台灣同學贈送琉球大學同學禮物 |
|
|
歡送會後台灣同學帶著琉球同學至士林夜市 |
琳瑯滿目的服飾吸引琉球同學駐足挑選 |
|
|
體驗台灣的夜市遊戲 |
Day 7,8月20日,來到課程最後一天,一早學生們整頓行李前往桃園機場捷運台北車站寄掛行李,展開台北半日由行程。臺灣學生們先帶琉球大學學生前往台灣博物館參觀,後在台北車站地下街享用美味的麵食及小吃。在這7天旅程的最後,全體師生在桃園機場拍攝大合照,臺灣師生揮別琉球大學師生,帶點感傷地互相道別,期望將來相隔兩地大家仍能經常聯繫。
|
|
一早前往台北車站寄掛行李 |
台灣學生帶領琉球大學同學前往台灣博物館參觀 |
|
|
逛台北地下街 |
在地下街品嘗台灣麵食 |
|
|
同學們在機場把握時間合影 |
同學們在機場把握時間合影 |
|
|
機場合影 |
老師們互相道別 |
|
|
揮別琉球大學同學 |
僅僅數日的相處已建立深厚情誼,期待能保持聯繫 |
後記
本校理學院與琉球大學理學院自2013年起每年都有移地教學及教師互訪的交流,2015年更有研究上的實質合作,2016年7月兩校理學院正式簽訂合作備忘錄。國際聯合課程的課程設計,讓兩校學生七天在一起小組操作實驗並合作報告,因為每組成員為琉球大學與本校學生混合編組,課程過程中從生活上的談話及專業課程主題的討論都必須使用英文,讓參與成員都有非常多的英文溝通機會,真正達到增進學生們使用英文進行交流的能力。這種獨特的教學方式,增加兩校之間教學交流的深度,更有助於兩校之間密切且長期的合作關係。國際聯合課程我們將持續舉辦,
各位,明年琉球大學見!
致謝
本系今年國際聯合課程的成功,除了共同授課的老師付出心力之外,要歸功於許多單位與人員的幫助。首先,要特別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的所有工作人員,熱情地協助我們關於所有課程相關事宜,讓我們的野外課程及實驗能順利進行。感謝琉球大學小林峻博士擔任教學助教,為學生帶來專業的課程內容;曾怡潔老師全程協助指導學生;陳怡惠老師研究室的課程助教:鄭元誠、黃敬浤、謝宜樺、陳壁亮與張高銘同學,認真負責地參與繁瑣的籌備過程及艱困的課程流程。感謝理學院海洋研究發展中心提供經費資助,理學院盧光輝院長及本系吳賜猛主任對課程的支持、蕭淑玲及郭世杰助教的鼎力相助、以及本系各老師實驗室的學生給予的一臂之力。僅此致謝。
|